參加商周百大顧問共學,7月6日是旭榮集團黃冠華執行董事的分享,收穫很多並且讓我立即上網找資訊。
旭榮集團是台灣最大針織廠,年營收破300億,是一家擁有15,000位員工的跨國企業。黃董事長身為第二代於2003年接棒,是位很有國際觀的領導人。
全球分布
* 大陸、越南有針織品織造染整廠及業務據點:
* 大陸、柬埔寨、越南、賴索托、肯亞等有自動化成衣廠;
* 江蘇常州、台北有紡織技術研究院;
* 美國有成衣行銷與設計辦公室。
7月6日主持人問及: 疫情以來最困難的決策,
黃董回答: 非洲廠的產能大幅縮編,轉移到柬埔寨。並且投資3000萬美元在柬埔寨蓋一座智能化工廠。整個短練供應鏈狀態越來越明確,運作及管理模式逐漸轉移到東南亞,藉此機會調整廠商及客戶的組合。
本週21日柬中時報報導[旭榮集團計劃增加投資在柬埔寨設立第三家製衣廠] https://reurl.cc/2rOeRm
旭榮集團在柬埔寨設立兩座製衣廠,分別為New Wide (Cambodia)Garment和Grand Textiles (Cambodia)Garment, 核准在干拉省乾拉斯登縣設立第三座製衣廠,計劃投資3300萬美元,並且提供3700個就業機會。
人才培育
疫情期間著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,因評估公司某一職級/別,年齡層逐漸高齡,因部門是採利潤中心制,超前部署在台灣及大陸招募新人啟動MA(儲備幹部)計畫,初期培訓費用和成本由總公司吸收,能夠發揮戰力的時候再由各單位吸收,因疫情這危機時期,正是推動教育訓練及跨界找人才的機會。
考核制度
組織採利潤中心制,每個主管就像小老闆,自己確定利潤分配,如 阿米巴的概念「營業額最大化、費用最小化」由全體員工共同執行這項準則。
對未來一年紡織業景氣看法是正向樂觀。他說:「我的客人業績都是往上走的,全球政府都在灑錢,大家都在報復性消費。」未來將是大者恆大,供應鏈會重組。趨向短鏈的走向越來越明確,建議要預做準備。
黃董的分享, 領導人的氣度,決定企業的高度!經營者的思維,決定企業的未來!
大家在防守我在進攻,等到過了之後,我就不一樣。
我是先蹲後跳,蹲得越低,跳得越高。